十堰周刊记者 李梦琳
我住在家和苑,位于张湾区车城西路139号,这里是十堰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涵盖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商品房等,共有居民近4000户。
时间:1月27日凌晨6点
地点:小区垃圾站
“干净整洁,才是新年该有的样子”
戴上N95口罩,确保与脸部严丝合缝后,陈胜华才拿起手套和抹布走出了家门。她回头望了望墙上的时钟,时针指向六点。
56岁的陈胜华个头不高,说话快人快语。她是家和苑启恒物业的保洁,已经在这里工作8年了。
N95口罩是女儿费尽心思才弄到的,特意叮嘱她:“工作时间一定要戴好”。为了保险,肥大的橡胶手套之中,陈胜华还加了一双一次性医用手套。疫情发生后,小区额外配备了5个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处理垃圾时,需要更加小心。
凌晨的小区杳无声息,让陈胜华心里有点发怵:往日六点多有一些遛狗、溜娃和上早班的人,而现在,一直到八九点都看不到人,“只有拖拽垃圾桶的滚轮声和自己的踹气声,安静的有点可怕”。
与往年相比,小区里几乎没了走亲访友的聚会,垃圾减少了很多,但家和苑的保洁们一点也不轻松,他们有一项不能“打折”的任务: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小喷壶里是兑好的84消毒液,几个电梯口和里外楼道都喷洒几遍后,已是上午十点多,陈胜华坐下喝了两口水,盘算着下午清理垃圾时,用背负式喷药器来消毒垃圾站和周边。
时间:1月27日上午10点
地点:小区广场
“太阳总会出来的”
秦光鹏一觉醒来,已是早上9点多,躺在床上刷完了朋友圈、抖音及各种新闻,又百无聊赖发了一会儿呆,一看手机,才到10点。
看着阳光斜映在被罩上,秦光鹏在同学群里喊了一句:“出太阳了,有没有出来放放风的?”同住家和苑的秦永遥应声而出,约定在楼下的小广场打乒乓球。
往年此时,正是他们一起喝酒聚会的时间,如今却连见面都需要胆量。套上外套,戴好口罩,拿上乒乓球拍,秦光鹏出门了。秦永遥早早等在了乒乓球台边,两人隔着几米相视一笑,就再也没有突破这个距离。
空旷的小区只有清脆的乒乓球声,两人带着口罩比拼着,不一会儿,都传出了重重的呼吸声。两种声音此起彼伏,映衬着这场无聊的对局。
没过多久,秦永遥开口了:“外面还是不安全,以防万一,还是早点回家吧。”
秦光鹏想上前挽留,可走了几步,就停住了,挥了挥球拍以示别离。回家路上,秦光鹏抬头看了看太阳,说:“就像天气一样,虽说之前阴了那么久,但太阳还是会出现。疫情也一定会散去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信心。”
时间:1月27日下午3点
地点:物业服务中心
“我真的太难了”
下午15点刚上班,家和苑物业工程主管李丽霞就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两个20多岁的年轻男女气势汹汹,进门就要查监控。细问之下才知道,两人停在楼下的车被划,一定要找到“肇事者”。
李丽霞耐心解释,监控录像只有保安队长才有权限查阅,因为封路,一时也回不来,请他们后天再来。两人不信,根据墙上张贴的联络方式给保安队长打电话,接听无果后,男青年突然脾气爆发,冲上去抢李丽霞的电话。
“我已经报案了,物业为什么不管?我们是从武汉回来的,你们不管也要管!”听闻男青年的话,李丽霞顿时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脑袋瞬间“大了一圈”。
“最后怕的是,他们两个人一直都没有戴过口罩。”回想当时的一幕,李丽霞心有余悸,隔着一个服务台,两人最近距离不过半米。办公室的医用口罩正好用完,她只带了一个棉布口罩,之前为了方便接电话,鼻子嘴巴还露了一半在外面。
相劝了半天,男青年最终答应回去等消息。根据他们登记留下的信息,李丽霞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备登记,随后去卫生间用肥皂洗手,卫生间里没有酒精消毒液,她洗着洗着就哭了。“刚和他们拉扯半天,我真的太难了。”她说。
按照原计划,物业办公室一人轮值两天,但随着十堰公交、高速、国道相继停运后,家和苑物业许多工作人员都赶不回来,在城区的两个人只好轮班顶上,春节里,李丽霞还没有休过一天假。
临近下班,李丽霞又接到了城区进行交通管制,私家车不得随意上路的消息,儿子过来接她的车辆也被拦在了半路。无奈之余,她只得用一个多小时,从家和苑走回家中。
时间:1月27日下午6点
地点:22号楼便利店
“这是家和苑最美的风景”
“从1月28日开始,惠又多便利店免费发放口罩三天,每人限领一个,店门口请自觉领取。”1月27日傍晚18点左右,一条免费送口罩的消息在业主群里“炸开了锅”,有人质疑,有人感激,有人点赞。
惠又多便利店位于家和苑22号楼一层商铺。十多家店铺中,目前只有两三家店还开着门,惠又多便利店是其中之一,牛奶、烟酒、粮油、蔬菜水果整齐地码在门外。临近晚饭时间,戴着口罩的居民进进出出,让惠又多成为人气最旺的一家。
尽管人多,店里却没有太嘈杂,新鲜蔬菜成为当下最受人们青睐的商品。打开支付宝或者微信,穿着睡袍出行的人们称重、结算、扫码走人,几分钟内速战速决,绝不多和人说一句话。
唯一能让人忍不住多问两句的,是柜台上摆放的医用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店主宋宁(化名)介绍,这是27日刚刚到货的一批。年前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消息传出,业主群里有人在问,哪里还可以买到口罩。想到之前进货有渠道,宋宁试着进了一批,只有两三盒,卖了几天才卖光。
直到1月24日晚上十堰宣布封城后,业主们才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口罩一下子变得畅销起来。宋宁又连续进了几次货,没想到“价格一次比一次贵。”
从最开始时一次性口罩卖0.5元,N95卖4元,到最近的这次,独立包装的医用一次性口罩进价涨到了1元多,N95进价为16.5元。以20元的价格卖出去几个N95口罩后,宋宁做了一个决定:28号闭店休息后,把剩余的口罩放在店门口免费派送,供业主自取。
“一方面是因为各地交通管制,我们能批发到的蔬菜不多了,另一方面正好想休息几天,剩余的口罩,就送给有需要的人。”宋宁说,也没想那么多,算是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28日早上9点,一大叠口罩准时出现在便利店门口。“在这个春节里,这是家和苑最美的风景。”有业主说。
时间:1月28日凌晨3点
地点:15号楼
“熬过这段,我们就结婚”
接到下夜班的女朋友小米,叶全新回到家和苑时,已是1月28日凌晨三点。
车里,小米反复“教训”叶全新:“说几次了,接我下班不要来门诊,在车里等着就好,你怎么就是不听?”叶全新嘿嘿一笑,嘀咕道“还不是怕你出事。”
小米是国药东风总医院的护士,疫情发生后,她被抽调到24小时发热门诊轮值当班,工作的变动,至今没敢让双方父母知道。
1月22日正式在发热门诊上班第一天,小米整整工作了12个小时,正在交接工作时,一个大妈找了过来,既不排队也不挂号,说没人管,小米耐心解释了很久,大妈却动手撕扯防护服,拽了小米一个趔趄。
在一旁等下班的叶全新心里一惊,赶紧上前,好在大妈也被其家人拦住,冲突未再升级。回去的车上,叶全新看小米若无其事,问她:“你不委屈吗?”小米耸耸肩:“比这还严重的都遇到过,习惯了,没觉得有什么。”
今年小米本来有难得的春节七天假期,但今年形势特殊,全院取消休假,她也被抽调到了最前线。
叶全新为女朋友做起了“专职司机”,包下了所有的家务,每天在家做好饭等她,尽量做好“后勤保障”。
起初,小米怕影响他,想直接住在医院宿舍,叶全新坚决不同意:“平时接触的都是发热感染病人,尽量少待在医院。”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两人达成共识:每天接送小米上下班后,车里立刻进行酒精消毒,早晚两人都要量体温。除此之外,叶全新不能随便出门。
回到家里,小米在门口脱下了毛衣外套,用酒精全方位消毒后放在大门外,然后进门洗澡换睡衣。吃饭时,小米撑着下巴问叶全新:“如果我不小心被感染了,你肯定也跑不掉,你怕吗?”
叶全新笑了笑:“平常工作忙没空,那就正好在身边多陪陪你吧。”停顿了一会儿,他又接着说:“等熬过这段特殊时期,我们就结婚吧。” 小米笑了,眼眶瞬间就湿了。
编辑: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