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阵响亮有力的啼哭声,12月7日凌晨1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徐女士(化姓)成功诞下一名女婴,这是我市今年首例新冠肺炎感染后分娩的孕妇。
收治新冠肺炎感染孕妇
医院启动应急预案
今年11月22日,徐女士(化姓)和老公张先生(化姓)被确诊为感染者,从县里转运至十堰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市西苑医院(太和医院西苑院区)进行治疗。据西苑院区妇产科副主任张黎介绍,徐女士的预产期在12月18日,由于临近预产期,徐女士和张先生被第一时间安排进入隔离病区。
相较于其他孕妇,徐女士的情况较为特殊,因为她两次妊娠的间隔不到18个月。
在对徐女士进行胎心监护、B超等各项检查后,张黎发现徐女士患有疤痕子宫等情况。于是,在救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徐女士也得到了“特殊待遇”。“因是孕妇,就未对她使用抗病毒的药,而是主要以喝连花清瘟胶囊为主。此外,每天还为她进行胎心监护,并查看其身体情况。”张黎说,在饮食方面,每天送的餐都以软食为主,清淡饮食。
刚入院时徐女士有些焦虑,非常担心腹中孩子是否会感染病毒。觉察到她的不安后,医护人员及时安抚,并成立了“2医7护”的救治工作专班,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张黎、主管护师吴文娟等24小时守护,密切关注及时处理孕妇和胎儿状况,陪伴她共同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特殊转运医护
为新冠孕妇“保驾护航”
在持续的治疗中,徐女士没有任何发热、咳嗽等症状,仅核酸检测为阳性。进入12月后,徐女士出现了腰疼、背疼等情况,经过检查,她偶有自发性宫缩,可能等不到预产期,要提前剖宫产分娩。
因西苑院区没有设置新生儿科,经过综合研判后,12月6日晚9时,医护人员将徐女士紧急转运至市太和医院进行手术。
医护人员正在对徐女士做检查
剖宫产需要进入医院内的手术室,为了保证其他患者的安全,市太和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负压手术室紧急启用并全面做好了消杀准备。
12月7日凌晨,徐女士肚子疼痛难忍,需要紧急分娩,太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吕跃峰和其他3名医护、1名麻醉师一起走进手术室。产科护士长丁武华和中心手术室副护士长张宇协助患者的手术和治疗。这是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感染孕妇的剖宫产手术,要确保患者顺利分娩,同时还要保护好自身安全,对于大家来说是个挑战。
按照规范要求,所有医护要穿一件防护服、一件隔离服、一件手术衣,还要戴上口罩、护目镜、面屏等“全副武装”,达到二级防护的状态,这也给手术增加了难度。
12月7日零时,手术正式开始。不断呼出的气体在护目镜、面屏上凝结成水蒸气,使吕跃峰的视野受限;戴三层手套的手和厚重的防护,让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动作略显笨重,但由于徐女士是疤痕子宫,且情况特殊,这场手术必须“稳准快”。
母女平安
新生儿核酸检测为阴性
“哇……”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啼哭声传来,一名5斤5两重的女婴顺利出生,母女平安。做完手术后的医护人员,早已汗湿全身,同时大家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因新生儿和母亲在同一环境中,极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所以孩子断脐后立刻与母亲分离,转到新生儿科的隔离病房进行护理。出生后女婴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在得知徐女士平安诞女后,在隔离病房内的张黎和同事们也为之高兴。徐女士也第一时间将女儿的照片发给了大家,并感谢在感染期间,全体医护的付出。“等闲下来之后,一定要和徐女士视频一下,看看她可爱的女儿。”张黎告诉记者。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