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今天来看,2025年,十堰如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方面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新改建高标准农田5.1万亩,稳定粮食种植面积318万亩、产量16.5亿斤以上。
推进江北大型灌区项目,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6.5万亩。
持续壮大农业七大重点产业链,全力打造绿色农产品输出地。
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以上。
继续办好水源地绿色农产品博览会,进一步提升武当山茶、武当山珍、丹江鲌等区域公用品牌。
在做优做强林业经济方面
坚持向山林要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兴林富民路径。
积极发展林中康养,提升沧浪山、灵溪谷等康养基地。
大力培育林下经济,新增示范基地10个以上、经营面积10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20亿元以上。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森林经营,促进林权增值,推动竹溪双竹林场等7个试点建设。
持续推进护绿增绿,认真落实林长制,加强松材线虫病害防治,完成营造林121万亩、林相季相改造15万亩,打造城区“六个千亩”国土绿化示范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
提升监测帮扶效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做好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省内区域协作。
分类落实帮扶产业“四个一批”措施,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通过劳务输出、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等途径,确保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稳定在32.58万人以上。
推进农村全面发展工作中
深化乡村建设“六件事+”,完善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镇村6公里充电服务圈,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稳妥推动殡葬改革,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