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陈堰 通讯员 周青青)医疗保障关系城乡群众的切身利益,尤其是罹患慢性疾病或特殊疾病后,因需要长期接受治疗,患者经济负担重。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十堰不断完善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政策,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医保带去实惠和温暖。
市民陈女士两年前被确诊为肾功能衰竭,因需每周接受透析治疗而背负沉重经济压力。去年她发现治疗费用降低,经查询得知医保可报销后,抱着怀疑的态度尝试刷卡结算,最终医疗费用医保报销比例达90%,极大缓解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为了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23年9月,市医保局发布《十堰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待遇保障实施细则》,十堰城镇职工医保慢性病从17种增加到37种,城乡居民医保慢性病从25种增加到37种,其中,肾透析患者报销待遇大幅提升,职工医保每年最高可报销12万元、居民医保最高可报销10万元。
市太和医院肾病内科副主任李涛介绍,以往部分透析患者因经济压力被迫中止治疗,而医保门诊慢特病政策落地实施后,为透析患者构建了强有力的医疗保障,患者可根据病情需求规律接受治疗,其生存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扩大范围提高报销比例的同时,市医保局还优化申报和结算流程,推动医保服务持续向“好办、易办、快办”转变。以往,患者申请门诊慢特病认定,需要准备大量的病历资料,往返于医院和医保经办机构之间,手续繁琐且耗时长。现在,既可以通过“湖北医疗保障”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等渠道线上办理,也可以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窗口或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医保窗口等“一站式”办理。
此外,为减轻慢特病患者频繁就医购药的负担和麻烦,十堰已实行电子处方流转,目前,全市已有1600余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电子处方中心,参保人员可就近在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诊所等获取合规处方。
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城镇职工医保科副科长周驹介绍,参保人员通过线上申请的材料,经初审通过后,由系统随机推送到十堰市内33家慢病评审机构,在20个工作日内,由鉴定专家评审后反馈评审结果,申请人可登录小程序查询办理进程;参保人员在开具、使用外配处方过程中,如遇定点医药机构不予支持配合的,可随时拨打医保投诉举报电话,市医保局将及时处理,确保参保人员就医流程通畅。
近年来,十堰不断完善医保门诊慢特病就医认定、结算机制,持续提升门诊慢特病待遇保障水平。2024年1月至今年3月,全市共享受门诊慢特病报销待遇193.6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达7.52亿元。
编辑:陆兴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