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郧阳区融媒记者 赵应龙)眼下正是赤松茸成熟的季节,郧阳区白桑关镇头茬赤松茸丰收上市。作为当地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小小的菌菇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连日来,郧阳区白桑关镇麻峪村赤松茸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菌菇。一筐筐色泽饱满的“头茬菇”,散发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整装待发。
郧阳区白桑关镇麻峪村村民王海燕说,赤松茸刚开始出菇,她一天能采摘两三百斤左右,日薪80元。
在白桑关镇野生菌加工交易中心,工人们对新鲜菌菇进行简单修剪和清洗,分拣、包装,两个小时内就可以发往市场,保证赤松茸的新鲜度。除了销售鲜菇,当地还引进龙头企业,依托“武当山珍”区域公共品牌,开发出松茸干货、菌汤包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湖北君康山珍食品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杨琴向记者展示刚采摘回来的新鲜赤松茸,她说,品相较好的赤松茸售价每斤7元,品相稍微差一点的每斤3至5元,工人将赤松茸分拣打包后再发往全国各地。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白桑关镇流转闲置土地,建成了标准化赤松茸种植基地。由企业提供菌种培育、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种植管理,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
湖北君康山珍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君说,目前,这一模式已成功带动种植赤松茸达300余亩,带动60余户村民拓宽增收渠道,每户平均增收8000余元。
编辑:陈琦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