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提“根企业” 推出重磅政策支持民营经济

时间:2025-04-28 12:42 来源:长江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今天,武汉市举行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发布,共推出20条新举措,从人才、金融、创新、市场等多维度发力,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20条举措的第1条,便是武汉市首次提出着力发展“根企业”理念,逐步提高全市民营经济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ae2e6f73a08482b8517e0f44c59899d6

什么是“根企业”?

“根企业”是武汉在民营经济领域提出的全新概念。根据政策文件定义,“根企业”需具备三大核心特质: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长期成长性。

这类企业深深扎根于武汉,与城市发展“高度契合、共生共荣”,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手”,也是激活创新动能的“核心力量”。具体而言,“根企业”需在技术、资本、人才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具备全球视野,能够整合国际资源,带动本地产业链向高端跃升。

c34dc1d514e64474806d9e85f16441bd

武汉为何聚焦“根企业”?

武汉选择将“根企业”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与其当前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需求密切相关。

首先,民营经济已成为武汉创新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百万家,达10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企占比79.3%。民营经济的活力直接决定了城市创新能力的上限,而“根企业”正是这股力量中的“尖兵”。

c123e35b6363effad3e86aa354dd7e49

此外,武汉作为全国工业重镇,正面临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同时需抢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未来赛道。“根企业”既能通过技术创新巩固既有产业优势,又能开辟新领域,成为“转型闯关的牛鼻子”。

最后,武汉参与全球竞争需要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作为武汉市推动创新与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尖兵”“根企业”可以全面融入国内外市场,参与全球分工,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反哺本地产业。

武汉如何培育“根企业”?

为培育“根企业”,武汉市提出了“五大抓手”,覆盖人才、创新、金融、培育保障和环境优化,形成了系统性支持框架。

人才:从“关键小事”到全球引才

人才是“根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武汉一方面通过解决人才落户、就医、教育等2275个具体小事,打造安心扎根的环境;另一方面以赛事和平台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例如,联合高校举办“楚才聚汉全球校友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以赛引才;对青年人才提供房租减免、免费住宿等支持,博士后可享3年免租,外地毕业生可获最长15天免费住宿。

创新:布局新赛道,打造未来产业

武汉将引导民营企业向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拓展,并在未来产业领域建立102个项目库。明确提出“根企业”需“担纲”创新,明确将70%的科技研发、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向民企。同时,推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向中小民营企业开放,将服务频次和质量纳入考核指标。

金融:耐心资本与风险共担

针对民企融资难题,武汉提出“股权投资做引导,债券融资做增信”的思路。政策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项目亏损率最高达100%,政府引导基金在天使基金中的出资比例提至50%,为“根企业”初创发展保驾护航。

培育保障:十年种苗,培育“群星方阵”

武汉同步实施“种苗工程”,及时兑付1.5个亿的支持专项,分阶段支持企业成长:幼苗“陪跑”、青苗“合伙”、壮苗“出穗”。目标是用10年时间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并全面对标科创板模式,推动一批“根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环境:从“解难题”到“生态共生”

武汉将深化“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行动,培养懂产业、科技、金融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推行“免申即享”“联审快享”等政务服务,试点沙盒监管,为“根企业”发展新业态留足创新空间。

“根企业”的培育,既是武汉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顶层设计,也是城市与产业共生共荣的长期承诺。通过系统性政策支持和生态构建,武汉正试图走出一条以本土“根企业”驱动全球竞争的新路径。未来十年,这座城市能否孕育出下一个“Manus”或“模态跃迁”,值得期待!

编辑:李肖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