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南化塘镇:红色土地上的新“突围”

时间:2025-08-01 20:20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郧阳台 郝周)作为湖北省27个重点革命老区乡镇之一,郧阳区南化塘镇深挖红色富矿,撬动发展动能,大力培育文旅、袜业、蔬果、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充满活力的新路径。

8月1日(2)

每逢假日,位于郧阳区南化塘镇的玉皇山村红色景点便会迎来旅游热潮,游客们登顶远眺,缅怀先烈。游客肖云说,这里设施非常完善,能沉浸式感受到中原突围的历史,红色精神让人十分震撼。

玉皇山村是中原突围的主战场和决胜地,2020年这里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南化塘镇不断收集历史资料、实物,先后建成28座无名烈士墓、红色广场、中原突围纪念馆等旅游综合体。

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村党总支书记周义云介绍,通过近几年的建设,玉皇山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红色名片,年接待量约5万人次,周边的群众也参与其中,发展红色农家乐、红色民宿。

8月1日(2)

以红色文旅为牵引,当地还大力发展袜业、蔬菜、林地经济。位于玉皇山脚下的兴春针织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

记者在生产车间里看到,一款印刷着玉皇山红色故事的礼盒版精品棉袜是公司最热门的产品。兴春针织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周兴春表示,目前公司在重新设计文创袜,希望通过文创袜,提高革命老区的知名度。

这个袜业公司现在是玉皇山村的龙头企业,是由该村村民周兴春回乡投资开办的。目前,公司年可生产800万双袜子,带动当地11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陈建珍说,之前她在外地打工,现在村里建厂后,她回到村里就业,月收入也能有5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

产业振兴是革命老区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南化塘镇以玉皇山、江湾、马纵岭、黄柿坪等沿线村为布点,不断延伸袜业产业发展链条。目前,全镇累计投产袜厂7家,带动后道加工点7家,引进原材料生产企业2家,成立电商销售公司6家,辐射11个村发展袜业,带动就业1000多人。 

8月1日(1)

此外,依托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南化塘镇陆续发展了泉水鱼、蛋鸡、黄牛、桑葚、草莓、核桃、木瓜等特色种养殖业,通过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生态桑果采摘节等活动,年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郧阳区南化塘镇郑家村党支部委员杨祥海介绍,产业壮大的同时地方村民也得到了收益,村民在基地里务工,每年户均可达到8000元左右的收入,群众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村民陈建林说,以前很多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现在地方建起红色旅游基地,大部分人都选择在家乡创业。

8月1日

从烽火硝烟的战场到乡村振兴的热土,红色基因在南化塘赓续传承,如今,南化塘镇正以另一种姿态“突围”,蝶变为红色文旅与绿色产业交融的乡村振兴样本。

郧阳区南化塘镇党委副书记朱江表示,南化塘镇将立足南化常住人口多、山林资源广、红色文化深等优势,坚持三产融合,链式发展,用满格状态、真格举措、顶格标准,为服务支点建设贡献老区力量。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