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问太和|试管婴儿技术新突破:时差成像+AI,让胚胎评估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

时间:2025-09-11 20:15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近年来,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迅速发展,时差胚胎培养技术逐渐成为生殖中心的标配。这项技术不仅能实时监测和记录胚胎的发育过程,还能大大提高胚胎筛选的准确性。那么,与传统方式相比,时差胚胎培养技术最大的突破是什么?9月11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与产前诊断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志军,为大家答疑解惑。

微信图片_20250911202226_93_39

34岁的刘女士(化姓)因继发性不孕,曾经历两次试管婴儿周期,采用传统胚胎培养与静态形态学评估,移植三次胚胎均未成功着床。为孕育宝宝,她前往十堰市太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首次借助时差成像胚胎培养系统联合AI智能预测模型筛选胚胎。系统分析显示,一枚第5天形成的囊胚发育动态最优、AI评分最高,预测着床率超70%;同时识别出另一枚外观良好但存在“直接分裂”异常的胚胎并排除。最终医生选择最优囊胚移植,刘女士顺利妊娠。

张志军指出,时差成像技术的核心突破在于实现胚胎发育全过程的无干扰连续监测。传统培养需反复将胚胎移出培养箱,在显微镜下观察,易导致温度、湿度和气体环境波动,影响胚胎稳定性;而时差技术将显微镜和摄像系统集成于培养箱内,每隔几分钟自动拍摄图像,完整记录胚胎从受精到囊胚形成的关键阶段,既避免环境干扰,又获取更丰富发育信息。张志军表示,“我们不再依赖某一瞬间的静态画面判断胚胎命运,而是通过连续动态轨迹,观察其生长节律是否健康、分裂过程是否规律。这种基于时间维度的评估,极大减少了人为误判可能。”

在此基础上,系统依托长期积累的海量胚胎图像与发育参数构建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动识别细胞分裂时间、碎片化程度、囊胚扩张速度等关键指标,捕捉人眼难察的细微动态变化。AI据此建立发育潜能预测模型,对胚胎进行客观、量化的评分与排序,辅助医生选出最具着床潜力的优质胚胎。

张志军进一步指出:“AI的引入让胚胎评估从‘经验驱动’走向‘数据驱动’。系统可识别‘直接分裂’‘多核现象’等高风险发育异常,这些常是传统方法易忽略的‘隐形雷区’。尤其对反复种植失败、高龄或卵巢功能减退患者,这项技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比传统仅依赖有限时间点静态观察的评估方式,时差成像联合AI能全面分析胚胎发育节奏与形态演变规律,显著提高优质胚胎识别率和妊娠成功率,同时助力实现单胚移植,降低多胎妊娠及相关并发症风险。随着智能化技术深入应用,辅助生殖正迈向更精准、更安全的新阶段。

编辑:思渺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