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近日,十堰市太和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成功为一名心动过缓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左束支区域起搏”手术。该技术通过更符合人体生理的起搏方式,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显著改善心功能,实现了从“保命”到“强心”的跨越。那么,“左束支区域起搏技术”究竟有何神奇之处?9月19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太和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治医师赵祺,为大家答疑解惑。
52岁的张先生(化姓)因频繁气短、脚肿及心率过低(仅40次/分钟)前往太和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其心脏已扩大并伴心功能下降。如采用传统右心室起搏,虽可解决心动过缓,但长期可能加重心衰。经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专家团队评估,最终为张先生施行了左束支区域起搏手术。
术后第二天,张先生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形容“仿佛搬走了胸口的大石头”。术后三个月复查心脏超声显示,其心脏较前缩小,心功能指标也大幅改善——该技术不仅恢复了正常心率,更实现了心功能的逆转。
赵祺介绍,传统起搏方式如同在心脏“外墙”通电,虽能带动心跳,但破坏了心室同步收缩机制,长期易导致心功能减退。而左束支区域起搏则将电极精准植入心脏传导系统的“高速公路入口”,使电刺激沿自然通路下传,实现左右心室同步收缩,更加契合人体生理起搏模式。
赵祺强调,该技术适用于心功能已有下降或潜在心衰风险的患者,以及预期寿命较长、需中长期起搏治疗的年轻患者。太和医院目前已常规开展该项技术,并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手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起搏方案。
“左束支区域起搏”技术代表了心脏起搏治疗从“通用治疗”迈向“精准医疗”的重要进展。如今,起搏治疗的目标不再仅是让心脏“跳起来”,更要“跳得好、跳得久”。
太和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致力于心律失常和心衰诊治的最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如有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等相关症状,可前往门诊咨询这项“强心”新技术。
编辑:思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