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6年春节还有近4个月时间,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有酒店已经启动春节年夜饭的预订。其中,最早的订单在2025年春节刚过时已经产生,消费者提前一年预订了年夜饭。
业内人士提醒,春节计划在酒店吃年夜饭的顾客不妨提早规划,以便在除夕之夜,与家人共度一个温馨、轻松、愉快的团圆时光。
年夜饭预订战打响,有市民感叹“始料未及”
“您好,非常抱歉,16人至18人的大包厢已经满了。”10月19日,市民赵先生来到城区一家酒店预订2026年春节的年夜饭,没想到服务员告知大包厢已经订满。
这则消息让赵先生颇感意外。他不禁感慨:“现在春节吃顿年夜饭,竞争也这么激烈了吗?现在才10月份啊,我认为已经算未雨绸缪,没想到还有人行动得更早。”
赵先生的儿子儿媳常年于上海工作并定居,这次将是小两口婚后首次携孙辈返回十堰老家过年。为了确保儿子一家能在家乡度过一个温馨、难忘的春节,赵先生早早将筹备年夜饭提上日程,不料首选酒店的大包间已被预订一空。
虽留有些许遗憾,但万幸的是,距离春节尚有时日,赵先生最终在另一家酒店成功预订到合适的包厢。经历此番“抢订”风波,他由衷感叹:“没想到如今年夜饭预订市场如此火爆,庆幸自己还是有所准备,否则临近春节可能真就措手不及了。”
相较于赵先生的经历,市民陈先生则显得从容许多,俨然一位“资深”的酒店年夜饭消费者。他分享道,近几年,为了图方便省心,他们一大家子都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多年实践下来,早已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今年6月,我就已经把酒店的年夜饭订好了。”陈先生表示,“要想选到位置、环境、菜品都满意的,就得先下手为强。”
业内人士王先生回顾了十堰酒店年夜饭的发展历程。他回忆,大约在二十年前,大多数家庭根本没有“下馆子”吃年夜饭的概念,家家户户都是炊烟袅袅,自家厨房是除夕美味唯一的诞生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2005年左右,酒店年夜饭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初期主要是一些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家庭尝鲜。时至今日,在酒店享用年夜饭已从少数人的选择转变为一种普遍现象,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现代化的过年方式。
预订周期拉长,服务趋于精细化
10月21日,记者来到上海路金龙玉凤酒店,负责人樊经理介绍,酒店目前已启动2026年春节年夜饭预订。截至目前,多个包厢已被预订,其中3个大包厢已全部预订出去。
“事实上,我们的年夜饭预订服务常年开放。最早的一位顾客在2025年除夕当晚用完餐后,就直接预订了来年春节年夜饭的包厢。消费者规划得越来越长远了。”樊经理介绍。
樊经理表示,进入10月份以后,咨询和预订年夜饭的顾客数量明显增多。根据往年的运营数据,预订最高峰通常集中在11月至12月期间,“像这样提前近一年,甚至吃完当年的年夜饭就预订下一年的情况,如今已不鲜见。”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十堰城区各大酒店启动年夜饭预订的时间并不统一,呈现出一种错峰启动的市场态势。许多酒店计划在11月至12月份集中启动年夜饭预订工作。
在消费方式上,记者获悉,今年十堰城区年夜饭仍以套餐形式为主,价格在数百元至数千元之间,酒店服务也趋于精细化,具体菜单通常在春节前20天左右才能最终确定。
“这种市场差异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可以根据对酒店位置、包厢大小、菜品特色等方面的需求,多咨询几家酒店,进行比较后再选择心仪的酒店。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在支付年夜饭订金时,酒店方面开具的收据中应包括桌数、包房位置、开席和结束时间,以及订金金额。消费者应把饭菜质量、用餐时间以及违约责任标注清楚,这样出现问题可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赔偿。
消费者:在酒店吃团年饭省心省力
为何在酒店享用年夜饭会受到如此多家庭的青睐?其背后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与消费观念转型的共同作用。
“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在家准备饭菜太麻烦,收拾起来也累。”市民王女士表示,在酒店用餐既省心又省力,吃完还能一起聊聊天,享受团圆时光。
市民徐先生认为,在酒店吃年夜饭可以减少家人的劳累,“父母年纪大了,不想让他们为了一大桌菜忙碌好几天。”
不过,大部分市民坚持在家吃年夜饭。“一年就这一次全家人一起动手准备饭菜的机会,这种氛围是酒店给不了的。”市民刘女士表示,虽然准备过程比较辛苦,但这种忙碌本身就是年味的一部分。
除了在酒店吃年夜饭、在家自己动手制作美食,消费者也有了更多选择,如请大厨上门做一顿年夜饭,在酒店定制年夜饭后打包拿回家……
无论在家还是在酒店吃年夜饭,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对团圆的渴望始终不变。这份围绕着一年一度最重要晚餐的忙碌与期待,其本身已构成现代社会中独具特色、鲜活生动的“年味”图景。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