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欣 通讯员 宋慈 陈艳)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助推发展有成果,履职为民有实效,一线协商有影响,为十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郭明介绍,市政协先后围绕把十堰建设成为大山里的深圳、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推进教联体扩面提质、推动更充分就业等协商建言,一大批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采纳。
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政协联席会议机制,围绕“扛牢保水护水政治责任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主题协商交流,形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政协联席会议湖北丹江口共识》,省政协主要领导对协商成效给予充分肯定。紧扣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城市产业“双集中”试点工作,在省政协会议上发言,得到省委、省政府、省政协领导肯定。
聚焦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公厕是老百姓身边直观反映城市文明、温度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一扇窗。关注到十堰公厕存在数量偏少以及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后,市政协积极作为,推动问题解决。
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金鑫介绍,在2024年十堰“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加大社会开放公厕推行力度的提案》,主办单位市城管执法委收到提案后,高度重视,积极办理。
市城管执法委结合城区公厕分布情况,组织专班深入摸排行政企事业单位,挖掘其内部公厕的开放潜力。同时,基于人口密度、商业活跃度、交通流量等多维度数据,科学规划新建公厕点位与数量。
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考评科陈彦瑾介绍,该服务中心在上海路、紫霄大道、柳林路、北京中路、车城路等重要道路上,新增开放12座社会公厕,全面整合全市公厕布局信息,打造公厕导航平台。
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以社情民意信息助解民生难题,市政协被评为全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综合运用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视察监督、调研协商等形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促进各项实事办好落实。
增进民生福祉取得新成效。围绕乡村道路建设、残疾人教育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林相季相改造等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就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民办教育及教培机构规范化管理、幸福食堂建设运营等开展监督性视察,促成社会公厕加大开放力度,维修改造茅箭区大川镇五卡路等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
深化团结协作,凝聚发展共识。市政协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合作共事。围绕省政协部分协商监督议题开展联动调研,参加汉江流域城市政协联系协作会、“襄十随神”四地政协联系协作会议,多方联动协商,共谋发展协作。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加强书香政协建设,编纂出版《十堰移民史》《十堰市政协志》,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等系列活动,团结各界人士听党话、跟党走,广泛汇聚智慧与力量。
加强自身建设有新动能,深化委员“四个一”活动,制定实施《委员履职量化考评办法》,完善委员履职档案,建设“智慧政协”平台,委员服务管理更精细。“晒工作、学先进,聚人心、树形象”岗位练兵活动日益深入人心,比学赶帮的氛围更加浓厚。
回望2024年,市政协强化政治自觉有新提升,服务中心大局有新贡献,增进民生福祉有新成效,深化团结协作有新作为,加强自身建设有新动能。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以来,市政协交办提案285件,办复率100%。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活动800余场次,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00余件,在精准履职中展现政协担当,在服务民生中传递政协温度。
郭明表示,新的一年,市政协将聚焦“国之大者”“市之要事”“民之关切”,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奋发的精神,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谋与思,为提升民生福祉鼓与呼,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十堰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陆兴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